政策解读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政策解读>>正文

优化学术评价体系激励更多创新创造

更新时间:2020年03月04日 13:08点击次数:字号:T|T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在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为了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推动高等院校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学术评价导向对学术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微观层面看,学术评价事关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及学术奖励,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从宏观层面看,学术评价事关学校评估和学科评估,事关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成效。学术评价不仅重要,而且较难。通常而言,学术评价主要有量化评价和同行评价等类型。从实践中来看,量化评价由于具有精确、高效、可测量与可比较等多重优势而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同行评价由于实施周期较长、同行专家准确筛选难度较大、评价结果不利于精确比较等多种原因而处于相对边缘地位。但量化评价的缺点和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由行政系统主导的学术评价容易陷入数量崇拜陷阱。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单纯的量化评价模式不仅有可能助推急功近利的不良学术风气,导致各种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行为,而且会导致学科壁垒、学科自我保护。从行政管理角度看,不良的学术评价模式会导致各种资源的错配与浪费。量化评价模式催生的“指标化需求”,可能对学术研究活动形成倒逼效应,导致行政力量对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进行干预,使得学术研究活动受到干扰。

科学的学术评价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学术研究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知识生产活动,充满未知性、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遵循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本质规律与特点,构筑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是学术评价导向的核心所在。一方面,要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注重学科内在品质和文化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尊重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和不同学术研究工作的特性,搭建学科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学科间的相互理解、认可与融合,积极培育和扶持交叉性学科、跨学科研究。在此基础上,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而不宜采取“一刀切”的简单评价方式。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而不将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解决实践问题中的实际贡献,以及技术转化的实际效果,而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

在优化学术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推行代表作评价,不断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制度。以体育运动来比喻,学术研究活动更像是跳高而非短跑。真正推行代表作学术同行评价后,可以将科研人员从量化考核中解放出来,鼓励科研人员摒弃短视行为而进行长线发展,以更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做出更具创新性的成果。当然,任何初衷良好的政策要取得理想效果,还需要将政策文件的精神和举措进行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学术评价改革远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探索,唯此方能取得实效。


(编辑:余老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