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网站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奥密克戎亚分支知识科普

发布:党政办公室  2022年07月26日 10:30  浏览:

7月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日新增确诊病例多次突破100万例,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

近期,全国多地报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向相关省份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控制疫情。

那么,奥密克戎亚分支有什么特性,又该怎样防控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吧。

一、本轮疫情已报告11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但病毒间差异不大

截至7月19日24时,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已有13地报告出现11种奥密克戎新型变异毒株。其中,有6地为奥密克戎BA.5进化分支,6地为BA.2进化分支。天津市则不仅有上述两种毒株,还在7月6日报告了BA.4进化分支。

细化来看,隶属于BA.2进化分支的毒株有5种,包括BA.2.3、BA.2.12.1、BA.2.38、BA.2、BA.2.2;而隶属于BA.5进化分支的毒株有4种,分别为BA.5、BA.5.2、BA.5.1、BA.5.2.1。

根据各地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本次疫情的关联性不大,源头多为境外国家和地区。上海BA.5.2.1变异株为境外入境关联感染者、青岛BA.5.2.1也与境外输入病例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天津BA.5.2.1变异株为海关闭环管理人员、天津BA.4变异株为入境接驳闭环管理人员、西安市的BA.5.2变异株也来自境外。

这些毒株虽然名字各异,但隶属于同一毒株,实际区别并不大。研究表明,BA.5的传播速度要快于BA.2,但病死率、住院率等与BA.2无较大差异,但无较大差异也表明BA.5的致病性并未减弱。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预防和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高晓东表示,如果BA.4和BA.5变异株出现大规模感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依旧是致命的。

二、奥密克戎BA.4和BA.5呈现传播能力增强的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介绍,奥密克戎BA.4和BA.5传播能力,如果跟奥密克戎其他的进化分支相比,的确呈现传播能力增强的现象。

除此之外,BA.5亚分支潜伏期明显缩短,在没有或很少有公共卫生措施干预的情况下,反映病毒传播情况的基本感染数(R0)很高,给全球带来较大压力。

BA.5的有效再生数(Rt值)更高,即在感染期内,一个患者平均能够感染的人数更多,传播力更强。

BA.5发生了更严重的免疫逃逸,奥密克戎BA.5免疫逃逸是BA.2的4.2倍、是原始毒株的19.2倍。

三、BA.4、BA.5亚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将有所增高

董小平介绍,BA.4、BA.5亚分支的致病力总体上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快速传播已经出现了重症病例,在欧洲12个国家近期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研究显示BA.4、BA.5亚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将有所增高。

四、新冠病毒的变异长期存在

董小平介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新冠病毒的变异是长期存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大可能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对于变异株产生的传播能力、致病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影响,将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点内容。

五、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绝不是放松,对BA.4、BA.5亚分支仍然适用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第九版防控方案是根据病毒变异后的潜伏期缩短的特点,相应地减少了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在保障疫情防控效果的前提下,优化了集中隔离资源的使用,降低了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同时第九版防控方案相应加密了风险人员的核酸检测频次,有利于尽早发现感染者,并及早启动处置工作。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关键体现在:一是把该管住的重点管住、二是把该落实的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把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数据显示,BA.4和BA.5亚分支传播力明显提高,但致病力和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第九版防控方案仍然适用。

六、现有新冠病毒疫苗对于BA.4和BA.5亚分支仍然有效

董小平表示,BA.4和BA.5亚分支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但接种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对于预防感染的效果则还有待于更大的数据观察。他呼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七、之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依然可能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董小平表示,仍然存在被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可能性,但并不会比其他人群更易感染或出现更严重的临床结果。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请师生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要存侥幸心理,记住危险源于大意。坚持科学配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南京日报、南京发布、苏州健康、苏州疾控、上观新闻、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桂林秀峰发布)


校医院            

2022年7月26日         


作者: 李颖雪 赵喜花
来源: 校医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