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共青团2016年下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德育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目标,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按照校团委以及学院党委的指示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并以深化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着重突出组织建设与发展、团结引领、服务师生、改革创新、活力提升、网络新媒体6方面重点工作。着力推动改革发展,着力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直接联系直接服务青年师生,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不断提高院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工作总体思路是:立足“强三性”“去四化”以及校团委与院党委的安排,积极稳妥推进院共青团改革,重点推进团学组织创新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深化品牌工作项目,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坚持服务青年师生的工作生命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联系和服务;围绕全面从严治团,抓好院共青团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团干部培养。加大对学院活力校园项目的支持与指导;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共青团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积极合理发挥团的指导作用,加强学生会组织工作和建设,改革完善学生会组织工作机制。
一、突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
(一)继续深入实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以团干部、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群体,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继续推动讲话精神进支部、进网络、进生活,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和团学骨干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提升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按照校团委要求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
(二)以重大节点为契机,开展主题爱国教育。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契机,促使基层团支部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和“追寻红色坐标、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增强爱国报国热情。
(三)深化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青年,继续举办第六期“马克思主义二级团校”,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骨干迅速成长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突出网络新媒体建设,创新发展共青团工作新阵地
(一)加强团宣队伍建设, 打造“互联网+共青团”新模式。根据校团委安排持续加强队伍、平台和内容建设。充分发挥我院团委宣传部的作用,加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促进会等队伍建设,构建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等共青团新媒体,争做校内最具人气、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注重网络新媒体建设,以“建阵地、建队伍、建内容、建活动、建机制”为基本思路,以我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应用实施路线图》为方针,推进团学工作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以受众的触媒习惯为导向,更好地服务和引导青年学生。
(二)抢抓机遇,配合校团委持续推进“青年之声”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对青年学生合理诉求的尊重和引导、通过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等方式方法吸引凝聚青年学生,不断加强青年学生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注重将“青年之声”网络平台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团内与团外全面融合,通过“青年之声”这个平台,用真诚的态度、有效的服务赢得青年信任,密切团青联系。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网上+网下”双网互动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精准度,聚焦学生期盼,注重供给侧改革,坚持在服务模式上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三、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一)组织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加观摩第二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二)继续举办家电义务维修等活动。并组织同学积极准备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以及挑战杯、废物再利用创新设计大赛等科创类比赛。举办我院“寻找最美洛理”、“炫彩新闻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在我校学生中的影响,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学生组织教育引导,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活力
(一)加强对学生会、青年志愿者等学生组织的引导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完善学生会的工作制度和章程,按时举办学生代表大会。
(二)加强“家电义务维修”、“义务家教”等现有志愿服务行动的管理。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主体,创建新的党政关注、社会需要、青年能为、立足校内、面向社区、辐射社会的特色品牌;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建设特色服务,完善青年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等机制。落实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生素质学分的考核情况,积极推动德育教育的有形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优秀志愿服务集体”、“优秀志愿者”的评选,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培养团员青年的奉献意识。
(三)加强团的工作规范化,提升团组织建设活力。继续落实团支委领导下的班长负责制,发挥团支委在思想引领、评先评优等班级重大事项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定期召开我院团支书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大家在工作上的优点。根据我校《关于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强团学组织新媒体建设的意见》激发基层团支部工作活力和积极性。根据校团委文件精神继续在下半年开展“创新杯”团日活动策划竞赛和“创新杯”特色团日活动评选工作。
五、社会实践素质学分认定工作
(一)根据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改革,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使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及时完成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学分制认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社会实践活动。
(二)做好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经验交流会。通过经验交流会增加学生团体参加团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得各个团队优劣互补。
六、突出特色、全面提升,促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继续开展好精品文化带动活动。继续做好我院的“校园十佳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青春杯”大学生辩论赛、“校园啦啦操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参加校级比赛做好准备。加强对学生的调研,征集优秀的创意采纳到活动中去。动员全院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打造我院学生文化活动的精品亮点。
(二)持续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拓展“三走”活动的领域和空间,以体育部和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具有贴近校园实际的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生动局面。并召开我院运动会并以此吸引同学积极参加体育健康活动。
附件:共青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委员会2016年下半年度工作安排表
内 容 |
时 间 |
主 要 工 作 |
责任部门 |
思想引领思想引领 |
11月 |
第六期“马克思主义团校” |
团委办公室 |
全年 |
组织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 |
团委宣传部 |
学术科技 创新 |
11月 |
组织开展第十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月 |
大科协 |
全年 |
组织开展电子竞赛培训 |
科协 |
全年 |
家电义务维修 |
家电 |
基层组织 建设 |
9月 |
团情统计、团费收缴、团关系转接 |
组织部 |
10月 |
“创新杯”特色团日活动竞赛 |
组织部 |
10月 |
“爱团、爱党、爱国”主题团日活动 |
组织部 |
11月 |
“创新杯”特色团日活动评选 |
组织部 |
10月 |
落实在团支委领导下的班长负责制 |
组织部 |
全年 |
新团员发展 |
组织部 |
信息宣传 |
全年 |
运营管理学院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
团委宣传部 |
9月 |
寻找最美洛理 |
团委宣传部 |
10月 |
炫彩新闻人 |
团委宣传部 |
就业创业 |
12月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大科协 |
校园文化 活动 |
9月 |
迎接2016级新生相关工作 |
主席团 |
10月 |
“青春杯”校园辩论赛 |
文艺部 |
10月 |
校园主持人大赛 |
文艺部 |
11月 |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
文艺部 |
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 |
9月 |
举办“暑期归来话实践“活动 |
素质拓展部 |
9-12月 |
志愿者服务岗服务 |
青协 |
9-12月 |
义务家教 |
青协 |
全年 |
帮助打扫实验楼以及整理档案 |
青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