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快讯

当前位置: 团委主页 >> 青年快讯 >> 正文

青春三下乡——弘扬河洛文化,创新传承非遗传统技艺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深入发掘河洛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7月10日,我校艺术设计学院 “河洛非遗”数字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一行5人前往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陈村探访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阳陈家制鼓技艺”传承人陈义超老师,了解陈氏制鼓文化,感受河洛非遗魅力。

鼓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打击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洛阳陈家制鼓技艺”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家谱所载的制鼓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传承至今已有十九代。

陈家鼓“文成和”是河南老字号,经过历代传人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手工制作、用料讲究、工序精细、技术独特,品种多样、音质纯正、美观耐用等特点。

实践团一行来到“洛阳陈家制鼓技艺”传习所,在传承人陈义超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陈家制鼓的部分制作工艺和流程。陈老师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陈家制鼓从烫牛皮、合鼓圈到蒙鼓皮等制作工艺,并亲自将锯鼓板、蒙鼓皮、跳鼓等工序进行了展示。通过现场沉浸式地观摩,团队成员对“洛阳陈家制鼓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承人精湛的制鼓技艺,让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手工艺人的辛勤劳作、努力执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陈老师在吸收前辈的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使制鼓技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由于制作工艺精良采用原料纯正,打出的鼓声清脆浑厚、震撼力强,传播距离远,“洛阳陈家制鼓技艺”已经成为我国北鼓制作的代表。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洛阳陈家制鼓技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以短视频拍摄的形式,对陈老师的制鼓工艺流程进行了拍摄记录,参与了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记录保存工作,落实了传统工艺数字化保存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拉近青年大学生与“河洛非遗文化”的距离,坚定文化自信,为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青春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