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版 >> 青年快讯 >> 正文

    青春三下乡 | 品味赵府“黑米醋”,助力文化焕新生

        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非遗文化,探寻古老土地上黄河文明的印记,发挥青年优势,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2022年7月10日,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寻找非遗文化传承”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赵府黑米醋酿造有限公司,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米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在此次行程之前,实践团队了解到,原阳县位于豫北平原,南临黄河,由于开阔的平原和盐碱地,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所以使得“原阳大米”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原阳大米”种植历史悠久。

        7月10日早上,实践团队在集结完毕后,经过对当地居民的采访和多方打听,实践队准备动身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赵府黑米醋酿造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是当地居民心中原阳“黑米醋”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实践团队在到达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地后,与企业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并表达了走访意愿。企业负责人在了解实践团队的意图之后,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主动介绍了企业的历史和文化。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介绍到:“河南赵府黑米醋酿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始于本地‘赵家醋王’酿造世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刚进入工厂,便可以看到各类包装的“黑米醋”。

        为加深实践团队对“黑米醋”的了解,负责人邀请团队进入工厂参观其生产过程。进入工厂,醋味扑面而来,并伴有清香。“黑米醋”由特别的黑色稻谷酿造而成,该品种稻谷品种稀奇、品质优良,深受人们喜欢,于是赵家就尝试用黑色大米酿造,先成酒,后成醋,用黑色大米酿出的醋酸、香、甜、味鲜美,深受大家喜爱,这也是“黑米醋”名声远播的原因之一。生产线上,工人们身穿工作服,戴好手套和口罩,有人从大大的瓷缸中倾倒出发酵完全的“黑米醋”,通过各种仪器将杂质过滤,另一批工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黑米醋”的装瓶和分拣。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极大地保证了“黑米醋”的卫生。

        在酿造车间,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硕大的方方正正的池子,里面装满了黑色的稻谷,远处耸立着几个两层楼高的大罐子,据负责人讲,“煮熟的稻谷首先在大池子里冷却并拌入酒曲,然后再转移到密闭阴凉的高罐子里进行数十天的发酵,最终才能得到纯手工酿造的‘黑米醋’。”这些都是正宗赵氏传人在原有老工艺的基础上创新研制的。“双酶双态”、“阶段控温”、渠内位移发酵”、“浓缩型口服黑米养生醋”等现代工艺提高了“黑米醋”的产量,也保障了食品安全,传统技艺和现代工具的结合才使得“黑米醋”的口碑和销量越来越好。这些给实践队员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感慨道:“传统技艺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而现代科技为这些传统技艺提供了全新的活力,两者互相结合,才可以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传承千年的“黑米醋”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品,更多的是继承着老一辈手艺人勤劳朴实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主动发挥青年优势,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弘扬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传统文化进入人们视线,进一步保护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Baidu
    sogou